我旗推行党务公开工作以来,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有效落实,突出四个“新”。
一是实践主体模式“新”。我旗现有党委30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445个,其中嘎查村党支部130个;现有党员13025名。今年以来,我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实践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创立了产业型、联建型、流动型、农村社区型4类新型党组织模式,比较典型的有树林召镇关碾房村党支部与驻村企业明禾集团党支部成立了联合党总支,白泥井镇敖包梁地区4个村成立了村村联合党总支,昭君镇党委与北联电高头窑煤矿党委(正处级建制)成立的企地联合党委。
二是监督形式“新”。 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聘请了1000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全旗的党风政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各参评部门和行业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活动情况进行专职监督评议,这些党风政风监督员都是按照严格程序从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无党派人士、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管理服务对象、农牧民和社区群众不同层面中选出。
三是公开形式“新”。 新型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党务公开形式,采用帮带式宣传,点题式公开,在嘎查村,一般以每5—15名党员设置1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选举产生1名党小组组长,每1名党小组成员联系3—5户普通群众,同时每个党小组由1名苏木镇干部和1名支部委员联系,目前,全旗共成立这样的党小组726个,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实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内容覆盖,保证了党务信息传递渠道畅通。
四是公开内容“新”。各级基层组织根据自身特点,丰富党务公开内容,除公开固定信息外,还公开农产品定价、就业信息、农民的收益分配情况等,例如在“流动型”党组织中,将进城农牧民党员组成流动党员服务站,及时将城市的就业、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以便流动党员将其带回农牧区,传播到农牧区。如中和西镇在树林召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关碾房村与明禾集团建立的联合党总支针对农民利益方面的内容采用点题式公开,以“企业立项注册、村社以地入股”的形式,整合关碾房村前关社沿210国道闲散土地,建成了占地200亩的南郊综合服务区,引入车辆检测站和兴辉物流公司,年底,农民按股分红,为保证农民的既得利益,联合支部专项公开物流区的收益、开支情况及每户农民的收益情况,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2009年人均收入达1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