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
的生机活力,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党的任何一
级组织、任何党员都无权剥夺。
第三条、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党员享有特权。
第四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党员应当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
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不得侵犯其他党
员的权利。
第五条、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都应当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必须
给予党纪处分。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章
和其他党内法规为准绳。
第二章党员权利
第六条、党员有权参加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与其担任的党内
职务和代表资格相应的会议。党员因故不能到会的,应当履行请假手续。
党员有权阅读按照规定可以阅读的党内文件。
党员有权提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党员接受教育和培训应当服从组织安
排。
第七条、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党员有权在党报党刊上参加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组织的关于党的政策和理论
问题的讨论。
党员在讨论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
致,不得公开发表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相违背的观
点和意见。
第八条、党员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组
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的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第九条、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
组织和任何党员。党员以书面方式提出的批评意见应当按照规定送被批评者或者
有关党组织。
党员有权向党组织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违法违纪事
实;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处分有违法违纪行为党员的要求。
党员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罢免或者撤换不称职党员领导干部职
务的要求。
党员在进行批评、揭发、检举以及提出处分或者罢免、撤换要求时,要按照
组织原则,符合有关程序,不得随意扩散、传播,不得夸大和歪曲事实,更不得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第十条、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表决时可以
表示赞成、不赞成或者弃权。
每个正式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除外)。参
加选举的党员有权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
选他人。
党员有权经过规定程序成为候选人和当选。
第十一条、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
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
申辩、作证和辩护必须实事求是。
第十二条、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
以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向党组织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
直至中央反映。党员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第十三条、党员在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重要问题需要党组织帮助解
决的,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
党员对于党组织给予本人的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者其他处理不服的,有
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诉;党员认为党组织给予其他
党员的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者其他处理不当的,有权逐级向党组织直至中央
提出意见。
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党组织或者其他党员侵害时,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
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控告。
党员有权要求有关党组织对其提出的请求、申诉和控告给予负责的答复。
第三章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召开有关会议,并创造条件保障党员参加其
有权参加的各种会议。会议的组织、召集者要将会议的召开时间、议题等适时通
知应到会党员。
第十五条、党组织应当为党员提供阅读党内有关文件的必要条件。党员因缺
乏阅读能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直接阅读文件的,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向其传达文件
精神。
第十六条、党组织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
党员素质。
第十七条、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会
议召开后,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将会议内容和精神向党员传达、通报。
党组织作出的决议、决定,按照规定及时向党员通报。
第十八条、下级党组织应当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党员参
加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讨论,讨论的时间、方式和内容要以适当方式告知党
员,以便党员参加。党的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应当认真组织党员对本地区、本部
门、本单位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党组织要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对于党员的建议和倡
议,党组织应当认真听取、研究,合理的应当采纳;对改进工作有重大帮助的,
应对提出建议和倡议的党员给予表扬或者奖励。
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对于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只要本人坚决
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就不得对其歧视或者进行追究;对于持有错误意见的党
员,应当对其进行帮助、教育。
第十九条、党组织应当鼓励党员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持和保护党
员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于党员的批评、揭发、检举、控告
以及提出的有关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保护揭发、检举人权益的制度。对揭发、检举人以及揭
发、检举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严禁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被控告的组
织和人员;严禁对揭发、检举人和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严禁各种形式的打
击报复。
党组织对于署真实姓名的揭发、检举人,应以适当方式回访或者回函并告知
其处理结果;对揭发、检举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者奖
励。
党组织对于不负责地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的,
给予批评教育;对于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于受到
错告或者诬告的党员,应当澄清事实,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二十条、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
问题,要进行表决。根据不同情况,表决可以采取口头、举手和投票等方式,表
决结果和表决方式应记录在案。对不同意见要如实记录。
重要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项;重大工作任务的部
署;按干部管理规定应该由集体讨论决定的干部推荐、任免、调动和奖惩;涉及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发展新党员;上级党组织规定应当集体
讨论决定的其他问题。
党组织作出重要决议、决定前,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征询党员意
见。对于多数党员有不同意见或者存在重大分歧的,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
研究,交换意见,提交下次会议表决。
党的委员会及其组织部门、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下级党组织的表决情况进
行监督检查,对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表决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二十一条、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应当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
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对候选人的情
况应向选举人作介绍。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
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党员在党内自主行使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不得阻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到场,不得强迫选举人选举或者不
选举某个人,不得搞非组织活动妨碍选举,不得以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投票意
向。
第二十二条、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
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对于党员的申辩及其他党员为其所作的
证明和辩护,有关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如实记录,并进一步核实,采纳其合理意
见;不予采纳的,要向本人说明理由。党员实事求是的申辩、作证和辩护,应当
受到保护。
处分决定应当写明党员享有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并由受处分
党员签署意见。本人对处分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申诉;拒不签署意见或
者因其他原因不能签署意见的,党组织要在处分决定上注明。
第二十三条、对于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党组织要帮助其正确认识和改正错
误。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留党察看期间确已改正错误的,期满后应当
恢复其党员权利;坚持错误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错误的,应当开
除其党籍。
第二十四条、党组织要认真处理党员的申诉。对于党员的申诉,有关党组织
要按照规定进行复议、复查,不得扣压。上级党组织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或者
指定有关党组织进行复议、复查。
经复议、复查或者审查决定,对于全部或者部分纠正的案件,重新作出的决
定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对于处理正确而本人拒不接受的,给予批评教育;对
于无正当理由反复申诉的,有关党组织应当正式通知本人不再受理并在适当范围
内宣布。
党员对于党组织给予其他党员的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者其他处理提出的
意见,有关党组织应认真研究处理。
第二十五条、党组织对涉嫌违纪党员的检查和处理,必须既坚决又慎重,严
格遵守有关规定,依纪依法进行。
建立执纪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对于在执纪过程中有违纪行为或者其他
过错的,应当批评纠正;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党组织对于党员提出的请求,要及时受理。根据具体问题,有
的要及时解决,有的要说明情况,有的要进行说服教育。
第二十七条、企业、农村和街道、社区等党的基层组织应注意维护流动党员
的民主权利,保障其正常行使。
第二十八条、对于确有实际困难的党员,其所在基层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
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并鼓励党员之间开展互助,为党员正常行使权利创造条件。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党的各级组织应当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党内法规,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决
议、决定;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
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任务和要求;督促下级党组织和党的
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职责,宣传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方针、政
策和党内法规,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行使权利。
第三十条、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做好党员
权利保障工作,受理有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检举、控告和申诉,检查和处理侵
犯党员权利方面的案件,对党的领导干部和下级党组织履行党员权利保障职责的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党的组织、宣传等工作部门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
以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和实际工作,抓好党员权利保障工作的落
实;研究解决职责范围内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重要问题,向同级党组织提出贯彻
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意见和措施,为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创造条件、提
供服务。
第三十二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模范遵守和严格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
规定;充分尊重和关心党员权利,重视处理和解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实际问
题;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权利保障工作的落实。
第三十三条、保障党员权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对
于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失职、渎职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处理是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环节。对于
有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可以采取责令停止侵
权行为、责令赔礼道歉、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给予处理;
情节较重的,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
对于有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当对有关责任者进行批评
教育;情节严重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处理方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或者与党纪处分
合并使用。
第三十五条、对于因侵犯党员权利受到党纪追究的党员或者在保障党员权利
方面失职、渎职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的领导干部,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纪律
处分的,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应当向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
关、组织提出建议;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各自工作
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中央备案。
中央军委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实际
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者补充规定。
第三十七条、本条例由中央纪委商中央组织部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试行)》同时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