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白泥井镇党委书记 张玉亮   日期:2011-09-26 10:58:00

   根据安排,我于5月18日至22日参加了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示范培训班,中央有关领导及国家级的专家重点对当前社会管理的形势、任务,矛盾纠纷调处,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媒体应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解。通过培训,感觉受益匪浅,启发颇多。同时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这几年的工作,就推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一、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成因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么多年农村工作的总结与分析,我发现,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的特征,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矛盾纠纷呈多发状态。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一是改革进程中因配套措施不到位引发的矛盾纠纷。当前经济社会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导致一些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尤其是项目实施、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更为多发。二是政府管理过程中因行政行为的偏差引发的矛盾纠纷。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被管理对象之间因出发点不同,也容易产生矛盾纠纷。三是因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纠纷。当前,利益冲突日益成为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纠纷、承包合同纠纷、邻里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农民与矿山企业纠纷等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变化和趋势。当前的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表现类型增多。在传统的土地、邻里纠纷的基础上,近年来安全隐患、征地拆迁、污染等因素引发的纠纷大幅度增加。二是主体逐渐多元化。过去基层矛盾纠纷主体多为个人,现在矛盾纠纷主体可能是个人、集体、村委会及基层政府部门,特别是体现在征地拆迁、农村土地承包方面。三是诱因更为复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等原因,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广泛多样和复杂。四是反复性更大。重信重访、缠纺等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是由政府或有关部门、司法机关解决过的问题,当事人又以这样那样的理由重新提出来要求再次解决。五是群体性纠纷愈加突出。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等涉及群体利益产生的纠纷,极易由一般性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纠纷。
  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维护和确保社会稳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成员、各级党政部门的通力合作。由于基层组织置身于社会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最了解,因而它们在维护和确保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维护和确保社会稳定,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但是从当前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与上级党委提出的确保稳定,促进和谐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还不能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识其危害性,这些问题严重侵蚀着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适合新形势要求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群众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处理社会矛盾的难度较大。
  (三)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处在农村一线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没有及时跟进,党组织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还没有体现。
  (四)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强。一些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青人纷纷外出,发展年轻党员难、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难。
  三、深化“一统三化”工作模式,创新社会管理途径,推进基层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一统三化”工作模式是我们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总结推行的一种旨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强化镇党委与村党支部、村党支部与党小组、党小组与党员群众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党组织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方法。
  (一)强化宣传教育,构建促进和谐的思想基础。一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与当前形势发展紧密联系的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承包及其它农村适用的法律法规,帮助提高认识,让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率先垂范。二是采取书写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出板报专栏等形式,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基层党员提高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增强他们做好新形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三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集中上课、远程教育及上“微型党课”等方式,培训教育基层党员,并通过党员宣传到普通的群众,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促进和谐、维护和谐、保障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排查调处,筑牢维护和谐的工作基础。一是提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认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基层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并且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怕,不躲,不拖,要通过有力的措施正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矛盾。二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稳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维护稳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解决存在的问题。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了解掌握“信号源”,在不稳定事件面前要率先垂范。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是维稳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包案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明确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司法所等部门的“协同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对那些情况复杂的信访案件,主要领导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并组织调处或召开专门会议解决。三是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并通过设立固定接访日、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巡回接访等方式,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通过接访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经常到群众家中询长问短,拉家常,主动帮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于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坚持抓小、抓早的原则,及时调处解决。四是坚持保护合法与打击非法“两手抓”。对群众的正确合理诉求,要尽早尽快予以解决。对那些超出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显失公平的诉求,通过上访要挟政府、无理取闹的,或者串联、煽动、冲击党政机关等信访条例明确禁止的行为,公安政法部门一定要加大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道德良知。五是切实做到还权于民,让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发挥党小组、社委会、民主议事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及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让他们对群众的事情享有决策权、决定权,政府要注重搞好服务,当好裁判,抓好指导。
  (三)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保障和谐的组织基础。一是选好班子。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注重培养那些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让他们先担任党小组长、社委会主任,通过实践锻炼把他们逐步吸收进村级“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同时要经常关注那些家乡出去的、群众拥护的“能人”,围绕他们正在做的或将来准备做的产业或项目,进行积极对接,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从白泥井镇道劳窑村出去的刘建强现在已是身价十几亿的企业老总,公司产业涉及房地产开发、教育等多个领域,我们通过这几年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到其有意在农业领域投资,于是积极邀请并鼓励回家乡发展,今年初这个想法付诸实践。首先是通过他引进万正投资集团的万亩葡萄酒庄建设项目,其次由他投资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已开始实施。这个两个项目实施以后,将对道劳窑村甚至是白泥井镇的发展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培养发展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通过撤乡并镇之后,农村党员的居住相对更加分散,再加之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逐年增加,导致农村党组织活动很难集中开展。因此,要通过“化整为零”、设计“小班化”管理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教育管理党员。“一统三化”模式(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支部管理区域化、党小组活动常态化、党员联系群众普遍化),就是在村民小组、合作社、产业协会、项目工地等普遍设置党小组,并组织党员就地就近开展学习、教育、培训及联系服务农民等工作,让党员在接受教育、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增强党性观念,体现先进性。同时,通过这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联系,使被联系群众从物质、精神和思想上取得进步,有利于培养年轻党员,逐步解决党员老龄化的问题,始终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活力。三是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提升村民自治水平。过去在村民小组或社一级,社员大会是主要的议事方式和决策方式,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涉及经济利益的事件上,几乎没有人会做出让步,因此把全体村民组织一起决议事情,很容易让个别群众的个别问题,转化成大多数群众的群体性问题。因此,今年白泥井镇党委在去年推行“一统三化”党建工作模式设立党小组的基础上,针对部分群众仍然不能完全覆盖的现状,组建社委会(一般为5-9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现党员和社委会成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全覆盖。社委会民主选举社委会主任,村民商议决策事情,先召开社委会,代表同意了,再由代表去做各自所代表和联系户子的工作,逐层逐级做工作,既体现了民主,又能充分实现村民自治。党小组是党的最基层和最小单元党的基层组织,除那些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党员,党员和社委会成员原则上实现交叉任职,社委会主任原则上尽量由党员担任。通过党员的影响和带动逐步把那些积极上进的村民代表发展成党员,让党员在农村的各个组织和环节中成为带头人,发挥作用,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政令畅通,并能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四是健全村民议事和监督机制。村“两委”吸纳党小组长、社委会主任,组成议事委员会(一般约20人左右),民主决策全村的重大事项,统一思想,然后各党小组、社委会再分头作各社的群众工作。同时选出那些公道正派的村“两委”其他成员、威信高的党员、社委会主任,成立监督委员会(一般为5到7人),监督村里“三务”,规范村里的工作。五是加大村“三务”( 即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公开是最好的监督,只有公开,才能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随着农村大批项目的实施,土地流转的加快,征地款,土地承包款数额逐渐增多,村务、社务公开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村务、社务每半年必须至少公开一次,重大事务运作和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必须即时公开,对那些公开不实,群众不满意的事项,镇纪委、检察、司法、法庭等部门要介入调查,对因某些干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害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重大案件要及时汇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立案侦查。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评比表彰,凝聚人心。整合远程教育、草原文化书屋、文化大院等资源,组织群众开展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娱活动。如扭秧歌、民歌大赛,评比好媳妇、致富能手、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先进的思想文化在农村开花结果,阻止邪教等反动组织的渗透,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七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目前,乡镇财政捉襟见肘,绝大部分村无集体经济。国家的惠民政策不可能实现全覆盖,诸如低保之外的困难家庭救助,一事一议和项目建设之外镇村道路维护等必要的民生事项支出,就无法落实,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大镇村经费投入,真正将资金向基层倾斜,通过基层党组织,体现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其次,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现有的村办林场、集体土地、煤矿、旧学校等集体资产和土地不能一卖了之,要通过合作经营、招商经营等方法盘活,让有限的资源和资产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尤其是要逐步成为村集体固定的收入来源。另外,通过土地整合增加的土地和迁村腾地置换出的土地,尽量收归村集体支配,增加收入,提高服务能力。


主办:中共达拉特旗组织部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信息网

组织部电话: 0477--5212343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蒙ICP备1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