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基层党建“73215”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乌审旗从活动场所、党内活动、规章制度、档案资料、干部队伍等五个方面入手,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五规范”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一是规范基层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规范活动阵地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干净整洁、提高使用率的原则,今年对全旗嘎查村(社区)活动阵地进行一次集中整饬,及时更新配备办公用品和设备,启动新建活动阵地10处、改扩建1处、维修8处。规范活动阵地管理和使用,制定出台了嘎查村(社区)活动阵地管理使用办法,确保达到“六有”目标,即有旗子、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远程教育设备、有党务村务公开栏。建立嘎查村(社区)干部值班制度,确保嘎查村(社区)每天有人值班。依托基层活动场所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开展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有效发挥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办公议事、教育培训、便民服务和文体娱乐的综合作用,切实提高基层活动阵地管理使用规范化水平。
二是规范基层党组织党内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农村牧区党组织活动方式,开展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培养“五型”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和创建“五强”党员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三五”工程,找准农村牧区党建工作抓手,增强农村牧区党建工作活力。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活动日、党员学习日、为民服务日等活动载体,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民主评议、“四权四制”等活动,扎实开展党员轮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内活动的实效性,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活动经常化水平。
三是规范基层党建工作规章制度。本着规范制度抓落实的总体思路,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党务村务公开、嘎查村民代表大会、嘎查村干部值班议事、民主监督等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农村牧区党组织运行机制。今年,旗委组织部系统梳理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和相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完善涵盖工作职责、民主决策、考核评议、监督管理、“四权四制”、远程教育等41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下发至各嘎查村(社区)党支部。规范基层党组织制度上墙内容,围绕创先争优、“73215”工作部署和“四权四制” 等活动内容,全旗统一制作,更新上墙牌匾,更换宣传标语,力求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态势,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
四是规范基层党建档案资料。针对基层党建工作台账和基础性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按照“真实有序、前后呼应、规范统一、灵活处理、美观大方”的总体原则,制定了规范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资料整理工作办法,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资料整理的主要参考目录和有关基础表格式样、编排要求等,供各基层党组织参考、借鉴。规范档案资料整理要求分上级来文、党支部建设、四权四制、创先争优等十档进行分类整理,分盒存档,并统一制作了“三簿二册”(党支部记录簿、嘎查村干部值班记录簿、基层党组织“3+1”互助共建活动记录簿、远程教育工作手册、制度汇编册),通过精心筛选、编排、编目和装订、包装等,确保基层党建档案资料规范齐全、美观大方,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
五是规范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建立嘎查村(社区)干部档案和后备干部队伍库,先后制定了《嘎查村(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乌审旗嘎查村干部管理办法》、《乌审旗大学生嘎查村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嘎查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监督约束、后备干部管理等内容作明确规定,对嘎查村(社区)干部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活动方式作出明确要求。规范基层干部选拔机制,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工作,提倡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并通过面向社会选聘、下派干部任职、选派 “大学生村官”、干部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优化基层班子结构。规范嘎查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嘎查村(社区)干部退休补助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嘎查村(社区)干部报酬,将嘎查村(社区)干部工资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不断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切实提升基层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