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六)
作者:   日期:2013-09-10 09:11:00

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六)

 

为什么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第一,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只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调整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会相对收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巨大潜力,将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变化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只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但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持续上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将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创造有利条作,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只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各国都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抢占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四是只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改善生活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3个方面推进经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使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我国内需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第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性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为什么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基于对“四化”的重要性、关联度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我国正处于“四化”深入发展中。“四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的;“四化”的作用也不是单独发挥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主要表现: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需要深度融合。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通过与工业化融合,带动工业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经和正在成为一种全面、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重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只有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良性互动。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制造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和载体。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三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相互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仅仅依靠城镇化,忽视农业现代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和引发“城市病”。

第二,我国“四化”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四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协调性不断增强。但是,按照同步发展的更高要求,还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够。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多数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亟待提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城市群内部产业功能定位和分工不清晰,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安排,不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服务功能薄弱,人口承载能力不强。两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充分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质量不高,难以为工业化提供需求支撑。三是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就业结构演进慢于产业结构变化,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低,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低于城镇居民,影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

第三,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集群、城市群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生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三是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流动,使农业更多得到城镇化、工业化支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为什么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人口结构、资源环境状况的逐步改变,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多年来促进我同经济增长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等收入阶段风险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究其原因,关键是相关领域改革滞后,经挤体制不健全,科学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发,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更快。主要原因: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强,储蓄率不断上升。二是城镇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潜力未能有效激活。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四是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助长了投资需求过快、无序膨胀。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8%43.1%,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拉动。究其原因,一是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环境补偿机制缺失,助长重化工业盲目扩张;二是税制不够合理,服务业税负较重;三是监管规则不合理,阻碍民营经济进入服务业。因此,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优化要索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二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

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基础环节、媒介产权产品和其他要素交换活动的基本场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走向和运行质量。政府行为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自发调节和自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因为政府行为不可能完美无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第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一是市场利益的直接刺激性,可极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市场经营决策的灵活性,能够较快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浪费。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能够快速传递市场交易过程的各种信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存在着自发性事后调节、催生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而且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克服。因此,完全摒弃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政府作用和市场功能都亟待进一步完善。如在政府作用方面,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各种政策工具选择搭配不适当,过多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对公共产品生产分配的管理调节作用弱化,影响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又如在市场功能方面,不少企业为获取市场高额利润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大量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一个时期以来,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导向扭曲,使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总量不足、结钩失衡状态,等等。这些问题近年来虽有不同程度解决,但从总体上看,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第四,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为什么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

    第一,从紧迫形势看。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种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推进。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二是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要求仍不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仍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适应,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局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调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争取在不太长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从艰巨任务看。我们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要求我们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族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我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技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主办:中共达拉特旗组织部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信息网

组织部电话: 0477--5212343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蒙ICP备1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