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推行“1+1”法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近年来,达拉特旗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推行五个“1+1”工作法,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主”+“活”创新组织设置模式。一是探索形成了以条件成熟单独建为主,结合地域相邻联合建、行业相近统筹建、下派党建指导员支持建等灵活组建方式的组织设置模式。二是依托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等,推行“龙头企业+支部”、“重点项目+党小组”、“支部建在工地上”等模式设置党组织。三是采取党群共建方式,为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为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有“形”+有“效”深化载体建设。推行了“村(居)企联建”、“地企共建”、“银村(居)联建”等有效做法,广泛开展了“三岗一区”、“感恩奉献•回报社会”、“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活力。如,开展“银村(居)联建”活动,充分发挥了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和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优势,探索实践了“银行+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产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活动开展以来,共为732户发放贷款1.5亿元,有效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致富。
“配”+“培”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共选派68名党性强、党务工作经验丰富、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其中19名为专职副科级党建指导员。通过开展“三推”、“双找”等活动,2010年以来,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201名,近300名“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被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采取集中培训、菜单式选学、岗位培训、现场观摩、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建好”+“用好”规范阵地建设。一是标准化建设。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按照有一套规范的标志牌、有一套完善的服务设施、有适合党组织实际的制度、有足够面积的“四有”标准,建好党组织活动阵地。二是共驻共建。对暂不具备在企业内部建立活动阵地的中小型企业,依托所在区域的社区、机关和规模以上企业已完备的党建阵地开展活动。三是发挥阵地作用。如东源集团、中宝公司通过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建成的2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推行区域化党员职工教育培训、组织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打造了平台。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建成的园区党群活动中心,为入园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搭建了综合服务平台。
“共性”+“个性”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组织议事规则、党务公开、评价考核、党建经费保障、党建工作台账等制度,并探索建立了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党群共建、党政联席会议以及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的党组织日常活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员教育培训等制度,以健全、长效的机制强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如东达集团党委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和创先争优“三项机制”。
(达拉特旗委组织部 范友丽供稿)
昭君镇二狗湾村文化旅游党小组“五员岗位”工作法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今年以来,昭君镇二狗湾村党支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为实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农牧民全覆盖,成立了文化旅游党小组,并在昭君旅游城新建了140平方米的党小组活动阵地。
党小组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原则,积极探索开展活动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根据党小组工作职责,推行“五员岗位”工作法,发挥党小组的助理员、组织员、联络员、宣传员、调解员作用。
支部工作的“助理员”。日常工作中,党小组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进行集中学习,并将学习情况及时向村党支部汇报。同时协助镇村开展各项中心工作。农闲时,组织党员群众配合旅游城为游客义务演出,宣传地域特色,展示昭君旅游新形象。
群众活动的“组织员”。党小组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党史教育和农技知识培训,学习党的新政策,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推广农牧民实用技术。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健身活动,带领村民开展“太极拳”、“健身排舞”、“扭秧歌”等文艺活动,促进和谐邻里关系。截止到目前,党小组共开展活动60多场次。
上下沟通的“联络员”。党小组除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相关规章制度和下达的任务,还主动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及时了解困难户基本情况,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村党支部,畅通反馈渠道,发挥“联络员”润滑剂和桥梁纽带作用。
政策法律的“宣传员”。党小组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很多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先后在旗《乡土风》栏目、百日消夏文艺活动、市旗两级计生局专题晚会精彩上演。通过自编自演的二人台、秧歌、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镇、村两级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以及党的十七大以来农村牧区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向景区游客宣传地域旅游文化特色。
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本着“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社”的原则,党小组成员积极调处村民因土地、林权、宅基地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参与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党小组成立以来,村里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案件。
(昭君镇 王晨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