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白泥井镇党建网
【平安白泥井】矛盾化解再升级 “三调六理”新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7-23 12:52

作者:

字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疑难化的状况,白泥井镇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强化“三调六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面加强各类隐患问题的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源头预防 ,前端治理常态化



白泥井镇着力做好信访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利用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完善村、社、组三级网格,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重点围绕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恋家庭等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和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的苗头隐患,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对于排查出的一般性矛盾纠纷,通过面对面了解情况、现场调解、情绪疏导等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对于排查出的较复杂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启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村级化解,矛盾纠纷不上交


白泥井镇健全村级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动员村、社、组三级网格力量,共议村事村情、共解民争民纷。各村(社区)由“两委”成员、社长、网格员、村(社区)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对村内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通过积极沟通,厘清来龙去脉,找准问题症结,抓住主要矛盾,因事因人施策,为群众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开群众心结;遇到疑难问题,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官”等司法资源,从法律角度对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上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32件,已化解24件8件正在全力化解中。

  

镇级联调,多元力量促和解


白泥井镇强化“三调六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行三个调解步骤,即贯彻落实旗委矛盾纠纷化解“321”工作法,实行“村(社区)三次、乡镇两次、旗里一次”的调解步骤,落实六个调处机制,即统一受理、集中梳理、派单管理、联动治理、即时处理、依法办理。升级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派出所、检察服务基层联络点、法庭、司法所、执法局及平安建设办公室等多元力量,积极组织开展矛盾多元化解工作。2023年上半年,共联调联处案件17起,其中彝族务工人员劳资纠纷案件最具代表性。由镇平安建设办组织白泥井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检察服务基层联络点迅速召开联调会议,组织几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最终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在签订调解协议时现场支付相关款项。此次用工劳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有效避免了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事件发生,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宣调结合,普法宣传不停歇


积极发挥普法宣传和说服教育的功效,采取“普法宣传、道理说服、以案释法”等方式,将矛盾化解与法治宣传紧密结合,坚持在“调解中普法,普法中调解”。针对各村(社区)实际情况,采取领导干部定点接访、深入村社下访、对重点人群走访等措施,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村村响”广播、悬挂横幅、显示屏滚动播放、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推送相关信息,广泛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和各类法律政策。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采取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2023年上半年,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组织有奖知识竞答1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50余人次

 

下一步,白泥井镇将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防火墙”,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切实推动“平安白泥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