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当前各级面临的重大课题。风水梁镇坚持以“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宗旨,以关爱“一小一老”为主要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村社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村社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模式嵌入村社服务,针对青少年儿童、老人重点开展困难帮扶、政策宣传、生活照料、关怀陪伴等精细化服务,满足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多元化需求。积极搭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平台,延伸民政服务臂膀,探索“一核三化两提升”新模式,助力基层治理。
一、“一核”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完善组织架构。基层党组织是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风水梁镇坚持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根本,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来抓。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在全镇形成了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包社“两委”党员+农牧民党员+群众志愿者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框架体系,让每名党员都有群众联系,每户群众都有党员关心。全力打造党建引领、服务多元的“五社联动”工作格局,推行“定期上门探访”、“4+1”等工作法,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引领作用,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三化”为关键,守牢基层治理底线。
一是政策宣讲制度化,提高民生保障政策知晓度。“五社联动”服务项目实施以来,镇社工站采取“定期上门探访”的工作方法,联动辖区志愿者,通过“社工+志愿者”方式,定期开展“精准摸排,政策宣传”探访服务活动。对辖区内“一小一老”低保、特困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一进行政策宣讲,及时引导符合政策条件的服务对象纳入政策保障,实现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入户政策宣讲70余次,6名风水梁镇辖区青少年儿童先后申请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
二是关怀救助常态化,提升服务效率与温度。风水梁镇社工站采取“4+1”工作模式,即每周五个工作日,专门拿出1个工作日下乡走访服务对象,形成常态化关怀服务,实时掌握服务对象的生活动态,使民政服务由“被动帮扶”向“主动关怀”转变,贴心且专业的服务提升服务群众的温度。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慈善资源,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能。截至目前,筹集慈善款物46500余元,累计受益100余人,帮助50余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
三是组织活动规范化,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风水梁镇社工站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村社骨干,并引导成立“助力振兴”文艺队。文艺队成立以来不仅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其中包括:健身类活动60余场、文艺汇演活动3场、辅助开展志愿服务4场。同时承担着调解村民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的重要职能,累计组织开展邻里矛盾调解活动2场。通过引导村民互帮互助,进一步增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三、“两提升”为目标,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五社联动”新模式已经成为发挥社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协同作用的有效路径,通过不断拓宽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增强基层治理效能,让“五社”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帮助基层解决人手不足、资源不多、服务不精的难点问题,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二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解民之需,让民满意。以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来谋划和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坚持将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落脚点。近年来,风水梁镇通过购买达拉特旗晨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落地“五社联动”服务项目,开展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慈善救助等活动20余场,累计服务辖区群众6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下一步,风水梁镇将继续发挥“五社”联合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和保障体系,积极打造品牌社工站和服务项目,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