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润物 微光成炬】工业街道物业管理“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工程”
近年来,工业街道将物业管理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服务多元化、治理精细化行动,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擦亮“同心润物,微光成炬”工作理念,以物业管理“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工程”,增进民生福祉。
党建引领同向齐发力
坚持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建立健全物业运行机制,建强组织机制,采取“以大托小”“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兜底”的管理模式,协调大物业公司托管自治小区、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兜底矛盾多的老旧小区,实现所有小区进驻专业化物业公司。

一是发挥“共建之力”。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贯通式组织体系,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的良性互动。二是发挥“先锋之力”。积极推行党员楼长制,鼓励党员在居住小区担任楼长、单元长,参与矛盾调解、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让党员成为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社区居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三是用好“人才之力”。建立人才“储备库”,通过“交叉任职、双向任职”,推动“讲政治、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物业公司党员和业委会成员纳入微网格员队伍中,主动了解居民诉求,合力解决小区难题。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定期举办物业管理知识培训会,提升物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年度总结会议,表彰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及集体,激发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服务多元心近促民乐
街道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各物业公司开展以党建引领的物业“五小服务”活动。在全方位、多角度解决群众身边事的过程中,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治理的能力,致力于将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始终确保服务的多维度,让居民感到满意和愉悦。

一是建立议事“小平台”助力社区“大治理”。各社区充分开放居民参与协商议事的途径,构建了一个由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员骨干和志愿者组成的“议事小平台”。以“发现问题、讨论议题、解决问题”为宗旨,及时响应并协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自平台建立以来,已成功解决小区楼道堆放杂物、停车困难、安装充电桩等难点问题,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二是开展便民“小服务”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各社区党委以提供“小服务”为出发点,通过便民活动,提供测量血压血糖、剪发、法律咨询、反诈宣传、磨刀、燃气使用安全宣传等服务,将多样化的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通过密切联系群众,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三是调解居民“小矛盾”促进社区“大和谐”。大力推动“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创新实践,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社区中常见的矛盾纠纷,如居民私自占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早出晚归引起噪声扰民等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若不及时化解,容易造成邻里间的隔阂。各社区以“情、理、法”为手段,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合理、有效地化解社区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共赢。
治理精细微光聚暖阳
构建精细化治理矩阵,致力于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关键问题。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