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井村生态林业基本情况
官井村原名泊洞,解放前曾有官员率领部队路经这里时,挖了一眼井用于部队和村民吃水,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官员故而取名为“官井”。
官井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496户,1100人。现常住户168户,389人。全村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万亩、林地面积19.2万亩、草场面积10.8万亩,全村共有油路40公里,砂石路8公里,有机电井98眼,3.5千伏输变电站一处,引进奶牛场两处。
1.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官井村地处库布齐沙漠腹地,是出了名的穷沙窝子。40年前,官井村村民高林树植绿护绿,带头种下全村唯一一棵树,为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来了绿色希望。2013年,官井村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首家林业类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沙柳、柠条种植为主。村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统一生产、销售沙柳柠条,如今,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官井村从一苗树发展到19万亩林,农牧民依靠生态建设发展林草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绿起来”也“富起来”,官井村治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官井村积极利用防护林中间的空间,近年来引进滴灌技术,将2.1万亩土地全部转化为水浇地,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籽粒玉米、青储玉米和绒山羊养殖。先后引进赛优牧业和源升牧业两个奶牛养殖企业,奶牛存栏达到9000头,带动了种植青储2万亩。两家牛场,一家种植企业,还有一个规模肉牛养殖场与我村8户贫困户建立了手拉手助力扶贫工程。利用林业生态建设,村民种植饲料作物,防风固沙,扩大了绿色覆盖率,全部圈养牲畜,严格实行禁牧禁恳。与达拉特旗羊绒协会签订了订单购销羊绒合同,取消中间环节,每一户能增收500-1000元,现整村绒山羊数量达到18000只。
3.产融结合助力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官井村有12.3万亩沙柳,每3年平茬一次,村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统一组织订货、加工、运输,既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不影响务农或外出打工。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在官井村实施2000亩柠条平茬项目,每亩补贴100元,农牧民可获利370万元,合作社社员年均从沙柳上获取的收入近2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6000元。官井村开创性成立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售卖种苗每年可帮助村民增收120万元。村集体经济2021年预计收入15万元。2021年官井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万元。2019年,官井村被评为国家第一批森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