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原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实施“3+X”网格化治理,充分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双吹哨、双报到”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多次“吹哨”开展联合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组织体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户”五级纵向组织体系,建立27个网格党小组,发动直管党员和在职党员力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能力引领,在促进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强大的组织网络来密切联系各类群众和组织,用强大的组织资源来撬动整合社会资源,用强大的组织力量来推动治理难点问题解决。
精准收集“哨源”,掌握居民诉求。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依托网格化管理,畅通反馈渠道,精准收集“哨源”。全旗各职能部门选派下沉36名网格指导员,街道将3个社区共划分为27个三级网格,配备网格员32名,建立603个四级微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信息员,网格信息员由单元长、党员、退休老干部、志愿者担任。大力开展“三问”活动,网格员通过日常入户走访、居民微信群、民情恳谈会、群众来电来访、96118民生热线等渠道及时收集社情民意165条,梳理汇总出问题7类95条。
规范“吹哨”流程,破解治理难题。街道社区将存在问题和居民需求分为部门协助解决类、长期跟踪解决类、立行立改类,用“菜单式”服务模式,为居民量身定做“服务菜单”,通过“居民点单、街道社区下单、部门接单、党群评单”,做到居民需求有响应、反映问题有着落、处理问题有反馈,形成处置问题闭路环节,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推进协商议事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平原街道巧用协商议事平台提升居民自治水平,探索“1542”协商议事工作法,,协商解决辖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2019-2021年以来,通过协商议事街道累计投入资金123.5万元、物业投入资金82.8万元、其它社会力量投入资金48万元、居民投入资金 10万元,共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类问题31件、公共事务类问题43件、矛盾纠纷类问题352起。目前平原街道所有小区高清摄像头全覆盖、智能充电车棚全覆盖、居民活动室全覆盖。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