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再“流浪”
走近七份子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附近,工作人员正低头打包回收包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里里外外堆满了打包好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正等待着被运走。
近年来,在农作物亩产已经达到瓶颈的现状下,一些农民仍旧通过加大农药、化肥等以期提高产量,对土壤、空气及农产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2021年,我镇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回收站占地120平米,分农药包装废弃物贮存间和农业面源污染科普小站两个功能室,严格按照防渗、通风标准化要求设计建设。
回收站采取社会化管理运营模式,镇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回收、贮存、转运,第三方以5元/公斤的价格向农户回收后在回收站进行集中存贮,并定期联系旗农牧局转运至包头塑料加工厂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站建成运行以来,通过发挥资金杠杆作用,调动了多方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农户源头搜集、收集点有偿回收贮存、旗有关部门定期转运处理的良性运转机制,并安排专人对农药瓶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科学、及时、准确掌握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情况。累计完成回收转运农药包装废弃物64.28吨,全镇范围内的存量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实现动态清零。农药瓶统一回收、统一运输、统一处理,让废品变资源,为净化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既可以给农药瓶“安家”,又让老百姓安心。
介绍“每年4月份至7月份是回收的主要时间段,今年共回收农药瓶和包装废弃物约12吨,按照每吨5000元计算,预计为农户创造收益6万元。
各个村陆续拉回来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已经联系农牧局被统一运输回收”。
同时,为了进一步延伸拓展回收站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宣传导向作用,我镇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普小站,设置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物展示架,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及防治举措等图文介绍,并依托农牧思想教育和人居环境整治等载体组织农户进行参观学习,引导农户关注农业生产中因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畜禽粪污污染以及焚烧秸秆等造成的农产品、土壤、地下水、空气污染现状,激发农户主动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