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思路改进管理方式
针对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校际之间的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达拉特旗教育局党委将学校管理内涵提升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前面去考虑,提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办学思路,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做到科学化布置,精细化落实,跟进式督查,人性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科学发展。2008年11月,全市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在达拉特旗召开,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同享共用。通过“一校一品”的特色化建设,开展达拉特旗学校特色建设共同发展工程,成立了以城镇小学为核心单位的教育发展共同体,辐射带动农村小学和幼儿园特色化发展,推动中学特色建设,校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促进了全旗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努力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和特色学校共同体建设。高考总上线率由2006年的全市第二位上升到现在的第一名,第一中学高考上线率连续六年稳居全市第一。中考成绩由2006年的全市第七位提升到现在的第三名,其中第五中学和第八中学的中考成绩已连续六年位居全市73所汉授初中的第四位和第五位。2009年,教育教学综合督导评估总得分位列全市第一名。
阳光行政工程——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工作,贯彻落实“三重一大”有关规定,全面推行教育系统政务、校务公开、公示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工作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行书记、局长联系教育共同体和机关干部蹲点制,高度关注事关教育的热点问题,妥善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完善预防和惩治教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认真查处各类教育违纪行为,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加强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考核工作,面向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征询对教育局党委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行政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达拉特旗教育行业新形象。 深入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完善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坚决杜绝与招生挂钩的乱收费。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招生队伍建设,加强招生考试现代化建设,改善招生考试工作环境,确保试题和考试安全。
加强教育督导检查,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重点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组织专项督查组到各学校进行督查,通过看课表、查作业、访学生和学生问卷调查的方法,及时了解情况,下发整改通知书,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在校时间。 禁止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设立了举报电话与举报信箱,做到有报必查,有效地遏制了“三乱”现象的发生,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
阳光心态工程——提高教育系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教育局党委大力实施教师阳光心态工程,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从而使得教育系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
他们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高度重视学校校长的选拔培养工作,按照自治区《中小学校长选拔聘用条例》,对全旗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进行公开的选拔聘用,把那些懂管理、业务精、素质高且年富力强的干部选拔聘用为校长、园长。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由校长、园长提名推荐学校环节干部,使校长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多次组织校长、园长赴北师大培训,到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融入到达拉特旗的教育之中。按季度组织召开“校长读书会”,充分调动校长的办学热情,挖掘校长的办学潜能,集百家之长于一体,创达拉特旗办学特色。每年“七一”期间,开展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并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党员发展规程,认真落实发展党员的一系列有关规定,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实施“达拉特旗教师阳光心态工程”,制定出台一系列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如《达拉特旗拔尖教师、骨干教师评比办法》、《达拉特旗名优教师、优秀校(园)长奖励办法》、《达拉特旗农村学校教师津贴实施办法》、《达拉特旗城镇学校支援农村学校的实施办法》,着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班主任津贴,极大地调动了全旗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布局——努力均衡区域内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根据自治区办学条件标准和市人民政府指示精神,结合达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源变化现实,编制了《2008年-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暨建设规划》。
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每个苏木镇办好1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确保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方便小学生就近入学,把小学逐步合并到苏木镇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确保每个苏木镇办好一所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全部集中到树林召镇区,实行集中办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中学教育规模化发展。通过规划调整,达拉特旗中小学、幼儿园数量由2006年的49所减少到目前的38所,特别是初中学校于2009年秋季全部撤并到树林召镇区,提前三年实现了规划目标。
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满足人民群众就读需求。2006年以来,达拉特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幼儿园建设方面。利用三年时间,整体改造新建了4所幼儿园,回购了1所幼儿园,整体改造扩建2所幼儿园。幼儿园建设总计投入资金3127万元,其中社会力量投入488万元,新增建筑面积17210平方米。二是小学建设方面。从2006年到2009年,新建了部分小学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塑胶运动场等基础设施,2009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又新建了部分乡镇的中心小学,小学建设总计投入资金20002万元,其中引资1522万元,新增建筑面积72374平方米。三是中学建设方面。2006年以来,通过政府投资和利用土地置换等方式进行了校舍建设,新建了部分中学的多功能报告厅、综合办公楼及塑胶运动场,2009年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开工建设第九中学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和第十一中学综合宿舍楼,中学建设总计投入资金12811万元,新增建筑面积32212平方米。
广筹资金——党员教师电化教育取得新进展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学校添置教学设备。2006年以来共投资3430多万元为全旗各中小学配备了教学仪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到目前为止,全旗所有的学校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共有教师用计算机964台,学生用计算机2190台,多媒体教室370间;有4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电视,有5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镇内19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建起了校园网,所有学校全部配备了远程教育卫星收视设备,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了电视机、DVD和教学光盘。利用先进的电化教育新设备,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每年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不少于5000人次。
教育惠民工程——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
深入实施教育惠民“阳光工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学生资助管理机制,加大学生资助管理力度,把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的大事来抓,全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切实做到资助工作阳光操作。积极探索并完善资助管理制度,初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生资助格局。2009年,达拉特旗共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71人,发放贷款金额 38.61万元。通过各种渠道,发放家庭贫困学生救助金374.5万元,切实保障了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上一篇: 粮食局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