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工业街道“一核引领 六方借力 六化同行”
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
近年来,工业街道党工委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实际,围绕“一核引领、六方借力、六化同行”党建品牌,在强基增效、组织赋能、创新工作上抓实抓细,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坚定党组织核心地位,建强城市基层党建战斗堡垒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激发工作动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四大课堂”为抓手,持续打造“讲政治、能力硬、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队伍。二是坚持组织引领,形成工作合力。街道“大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协同联动的城市基层治理架构。三是坚持需求引领,完善服务阵地。创新创先各社区党建品牌,延伸党群服务触角, 建立完善21处“暖新驿站”,进一步推动红色阵地再延伸、便民服务再前移。
二、实施“六方借力”行动,实现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联动共享
一是借力旗直部门,促进政策项目融合。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机制,充分调动辖区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等多方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借力非公企业,提升区域整体活力。集中开展了“两个覆盖”百日攻坚行动,将135家非公企业纳入街道工商联合商会,为非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有效平台。三是借力社会组织,为民提供专业化服务。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工站,借力6家社会组织,针对“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开展“点亮行动”,为居民提供助残帮困、为老服务等专业化服务。四是借力“三官两师”,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设置信访“帮办代办”窗口,吸纳“三官两师”参与信访代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及时将苗头性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是借力志愿者队伍,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结合辖区居民实际需求,组建了“石榴籽”“磨刀”“绿色卫士”等3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创建、政策宣讲、邻里互助、民族团结、暖心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六是借力派驻力量,增强综合治理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派驻单位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强化联合执法,联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所等力量协同推动基层治理工作。
三、健全“六化”同行机制,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共进
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为主干的组织体系,注重微网格治理,共设置综治网格45个,设置微网格195个,实行微网格治理模式。二是推进信息管理智能化。依托“市域社会治理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等数治平台,以数字赋能市域内基层治理水平逐步提升。三是推进服务群众精准化。健全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着力在解决民生实事、化解矛盾隐患、提升街道品质等方面精准提供多样化服务措施。四是推进工作力量专业化。司法、城市行政执法、市场监管3个职能部门20名工作人员全部下沉街道,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作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五是推进管理制度规范化。全面实施“全科社工、全能办理”服务机制,制定落实轮岗值班制、首问责任制、例会交流等制度,切实保证综合窗口的有效运作。六是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抓手,把志愿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暖心”志愿服务品牌,助推志愿服务为基层治理赋能聚力。
(工业街道 供稿)
锡尼街道:以“三联三实三提升”行动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锡尼街道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三联三实三提升”行动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上下联学,在强化理论武装上下实功,让主题教育“热”度持续提升。
街道党工委统一制定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学习计划,结合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积极与社区党组织互动“上下”联学,通过“党课进社区”“书记面对面”等形式,深入交流各社区成功为民服务的案例,将对百姓“急难愁盼”的思考谋划贯穿始终。截至目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8次,专题研讨3次,进社区、进“三新”组织党支部讲党课9次,各基层党组织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学习31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38次,上党课30次,为流动党员邮寄学习书籍、送学上门30余次,开展“我为党建言献策”活动12次,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26次。
上下联动,在做细做实调查研究上出实招,主题教育“力”度稳步提升。
围绕“四下基层”要求,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调研走访17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问题近200条,街道结合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算好“炕头账”奋进新征程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活动,走访群众34户,召开座谈会9次,收集问题36条,现场梳理解决23条。经调研走访,形成了王贵新村惠民市场改造升级、汇昇小区凉亭建设、城关平房区近3.5万平方米巷道硬化等民生项目17个;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聚焦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重难点问题,设立调研课题10个,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次;拟定化肥厂平房区巷道硬化、甲湾子地界排水改造以及15个党群服务站打造升级等38件民生项目作为2024年的民生实事项目。
上下联办,在保质保量推动落实上见实效,主题教育“浓”度持续提升。
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群体,打造助老助幼暖新“服务圈”,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站,为老年人提供爱心义诊、义剪、上门家政、智能手机操作培训等服务,开展棋牌比赛、“智慧助老 乐享银龄”等一系列主题活动30余次;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切入点,街道各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阵地,结合“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活动,进行防诈骗、防触电等安全系列教育20余次,开展“童心童趣 拼出精彩”、亲子运动会、趣味剪纸等活动10余场,打造儿童之家1处;组织开展“理疗暖心行 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司机师傅、快递小哥等提供健康知识讲座及免费按摩理疗服务。聚焦群众关心事、烦心事,共计投入近1000万元,使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发生质的改变。升级改造腾达社区、和平社区2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锦绣华庭、万通家和等6处党群服务站,完成巷道硬化约6.2万余平方米,修缮楼顶防水5000平方米,修补保温层脱落外墙1141平方米,完成巴音社区惠民市场提升改造,建设完成3处居民议事长廊,推进利民小区节能改造,使居民“安居”更“乐居”。
(锡尼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