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双吹哨双报到”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达拉特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格局”重要论述,探索“双吹哨双报到”工作机制,深度统筹基层资源,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使得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基层治理最坚强的战斗堡垒,有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一要明责赋权,优化职能,让街道“吹哨”更有力。深化体制改革,将街道体制改革与城市基层治理统筹规划、同步推进,进一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出台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街道职能定位,确保街道“吹哨”及时有据。划分职能部门事权,参考街道职权清单赋予和下放部门行政权力,厘清“吹哨”“报到”责任。进一步推进街道扩权赋能,赋予街道对辖区相关重大事项提出的意见建议权、对辖区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统筹协调和督办权、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工作情况考核评价权,增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真正确保街道体制改革后职能更加优化,运行更加顺畅,治理更加高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及时回应”。
二要力量下沉,综合执法,让部门、党员“报到”更高效。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推动部门下沉“报到”,将街道这个“块”与职能部门这个“条”重新磨合,形成条块合力。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派驻街道的部门,设立固定办公场所,安排专人集中办公,实行街道统一调度、联合执法;对不常驻街道的部门,明确一名固定联络人,“一对一”或“一对多”联系街道,将人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形成街道社区“一声哨响”,网格各职能部门“闻哨而动”迅速响应的工作格局。在职党员实行“双服务”制度,8小时内在所属单位提供服务,8小时外在所居住地开展服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及特长,为居民提供更直接、更有力、更高效的服务。
三要整合资源,完善流程,让“吹哨报到”更畅通。深化问题收集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联系群众、发现问题能力,做到“即诉即受理,能办及时办,进度有告知,办结有回应”。拓宽“哨源”,推行“全科社工”,设置综合窗口,开展“一站受理”;采取网格员征集、座谈会反映、市民热线、微信留言等多渠道征集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网格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终端上传问题。规范“哨音”,依托街道信息系统、96118、达拉特红等平台,推进事项分级分类办理,制定“吹哨”事项清单及部门职责清单,采取“百姓下单、平台审单、系统分单、部门接单、百姓评单”闭环受理模式,规范工单办理流程,让“吹哨报到”更规范、更实际、更可操作。
四要严格考核,强化管理,让“吹哨报到”更务实。制定出台《达拉特旗“3+X”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从吹哨、接单、受理、督办等多个方面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从严从实压紧工作责任,彻底消除界定不清、久拖不决、协调无果等问题,实行百分百考核、奖优罚劣,以制度约束实现上下协同、合力推进。疫情以来,各街道在原网格基础上,延伸建立“微网格”,将网格治理触角延伸到楼栋、单元、平房小组,实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将党组织覆盖到楼栋、单元,为党员示范户挂牌亮身份,定岗、定责,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构建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双吹哨双报到”工作体系高效运行。
下一篇: 凝聚“三力”推动“两新”党建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