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四化”发力 探索“两新”组织工作新途径
近年来,达拉特旗将“两个覆盖”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结合全旗“两新”组织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通过精准化摸排、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组建、示范化引领“四化”发力,推动“两新”组织提质增效,为“两新”组织壮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精准化摸排。组建一支队伍。旗非公党工委联合市场监管、工商联、税务、民政、社保、工会、团委、妇联等8个部门成立了“两个覆盖”工作专班,多部门协同配合、全方位联动,切实摸清全旗申报个税10人以上、缴纳社保10人以上、工会会员1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实体运行社会组织信息,共同保障数据来源不留遗漏。进行一次比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从各单位数据库中调取“两新”组织数据进行筛选比对,查重去伪,删除数据库中的空壳公司、皮包公司和僵尸社会组织,剔除数据库中冗余数据,建立全旗两新组织数据库,最大化保证数据库数据真实可信。开展实体排查。数据库建成后,依托全旗网格化治理模式,将9个苏木镇、6个街道、3个园区划分为18个网格,组建了18支排查工作队、162个排查工作组,发动612名网格员根据数据库反馈信息通过“线下精准排查”的方式,调整变更工作地址的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二次筛除“皮包公司”“空壳公司”和“休眠”社会组织,为开展“两个覆盖”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信息化管理。运用“大数据”思维,依托互联网,搭建“两新”组织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两个覆盖”摸排的基础数据建成全旗“两新”组织电子数据库,将全旗577家非公企业、166家社会组织数据,按照地域、行业分类全部录入系统,并为网格工作组分配账号,经常性摸排并实时更新。通过将数据平台与旗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连接、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更新、党建指导员定期反馈等多种方式结合,对全旗“两新”组织党建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动态化更新,实现“线下系统维护”“线上数据共享”同频共振。
规范化组建。成立专项工作机构,由旗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旗非公党工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在旗委组织部设立非公党工委办公室,分别在工商联、市场监管、民政部门成立个私经济组织党建办、非公企业党建办、社会组织党建办,具体指导分管行业领域“两新”组织党员工作。制定非公党工委工作规则,建立联席会议、调研指导、督导落实等相关制度,实现非公党工委实体化运行。一方面,组建“红色CEO”队伍,先后派驻118名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组织协调、业务能力等优势,专职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应建尽建,依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等条件,在楼宇、园区等实行联建。另一方面,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抓好规范化建设,通过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鼓励党组织和“两新”组织管理层双向融合、交叉任职,引导“两新”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等,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示范化引领。结合“两新”组织行业、领域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党建先进经验做法,采取“以点带面”方式,强化示范引领,促进整体提升。年内拨付党建工作经费87万元。兴达阳光集团党委打造全区第一家民营企业非公企业党建学院,并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响沙集团党委投资500多万元打造面积3000平米党建展厅,助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