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中和西镇
恩格贝镇
昭君镇
展旦召苏木
树林召镇
王爱召镇
白泥井镇
吉格斯太镇

共产党员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共产党员易信订阅号二维码

北疆先锋订阅二维码

鄂尔多斯党员教育微平台

达拉特旗党员学习微平台

今日天气
基层党建 首页 >业务工作 >基层党建
白泥井镇积极探索乡村共同富裕发展“新路径”

来源:今日白泥井

发布时间:2024-08-05 17:22

作者:

字号:

      近年来,白泥井镇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发挥“统种共富”优势,深耕乡村文化建设,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乡村共同富裕发展的“新路径”,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2023年,全镇8个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40万,其中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发挥“统种共富”优势

共享增收致富“新成果”

白泥井镇积极推广“党建引领 统种共富”土地合作化经营新模式,坚持以农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统种共富标准社创建行动。以官牛犋南社为样板,统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通过拓展“党小组+社管会”“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以保底分红、入股分红等收益形式促进农民土地营收,用“以工代赈”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增加集体收入,截至目前,已确定创建示范社1个、标准社2个、创建社17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6万亩,“以工代赈”收入达520余万元,全镇累计5.6万亩耕地实现统种共富合作经营,占总耕地面积28%。优化提升“两粮两瓜多特”产业布局,盘活镇内147栋闲置大棚种植番茄、樱桃增加收入,引进农业精深加工项目2个,实现日产番茄原浆517吨、玉米压片70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累计推广种植麒麟西瓜、贝贝南瓜等节水作物2.5万亩,配套果蔬分拣包装、保鲜冷库等设施实现稳产增收。抓实人才引育管用,依托“幸福里”乡村振兴人才中心,组建种植、养殖、科技、乡贤、文艺“五大联盟”,通过组织技术培训会、农资交流沙龙、集体签约仪式等形式,为乡土人才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支持、法律服务、合作办公、电商平台等服务。新建产学研一体科技小院和智能配肥站,柔性引进北京大学、山东农业大学2名教授,开展益生菌在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研发、试验、推广为核心的农技服务,创建全镇土壤大数据,为科学种植提供可持续方案。

 

 

 

深耕乡村文化建设

共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在发展产业做强集体经济的同时,白泥井镇深耕乡村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官牛犋“统种共富”研学基地,广泛开展农事馆讲理论、万亩高标准农田讲技术、官牛犋社党群活动中心讲实践、“共富食堂”话振兴等四讲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团结一心促发展、开拓创新求变革的。成立“幸福花”农民艺术团培训基地,完善志愿者之家、志愿者联盟、五社联动等组织建设,用好山海民俗馆示范点,打造“一村一品”志愿服务项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幸福白泥井‘村歌村舞’大擂台”活动,舞出新时代农民风采。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文艺汇演暨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慰问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组织开展“我眼中的共富白泥井”“孝心”事迹主题宣讲等活动,持续挖掘道劳窑子胡油非遗文化,积极参与筹备以官牛犋发展历程为原型的大型歌舞剧《大河春潮》,深入实施“文化绘墙”工程,打造特色文旅环线,进一步提升我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共建乡村振兴“新底色”

白泥井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村情实际依据村庄规划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实施镇区街景、村庄“五化”基础提升工程,科学布点生活垃圾减量设施,推进污水处理支管网建设,让老百姓切身享受到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带来的便利。推广隆盛城村孙家圪旦社“庭院经济+人居环境”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利用房前屋后种植鸡心果等经济林木、发展“林下经济”和家禽家畜养殖、推广小型家庭作坊,按照“党支部+社集体+农户”的运行模式进行管理和收益分配,在美化村庄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推广七份子村“一网三化”村庄环境治理模式,推进“幸福超市 道德银行”“幸福后备箱积分超市”长效化开展,通过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督查、红黑榜公示等多项举措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共绘基层治理“新篇章”

白泥井镇近年来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方法,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干群联结,开展“干群结亲连心户户行”行动,130名党员干部与4361户群众结亲认亲,组建结亲微信群,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向群众征集“金点子”,实现沟通零距离,完成“马上办”微实事47件,推进10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创新多元治理方式,形成“三调六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充分发挥司法、乡贤、人民调解员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打造“五老议事”“刘庭长”“田间说法”协商议事品牌,发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流动车“招手即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创成“八无”村3个,上半年全镇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率达到96%以上。聚焦群众意愿,升级“幸福里”为民服务中心和8个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去行政化适老改造,利用闲置用房打造文化礼堂、幸福助行屋、棋牌桌球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室,修建户外健身步道,打造便民服务“乐享动线”。补齐“一老一小”公共服务短板,通过统筹自筹、反哺、补贴三部分资金,启动运行2个颐养餐厅,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开假期托幼服务有效缓解幼儿暑期“看护难”问题,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便民服务、让服务走进群众心中。

 


 

 

 

    在乡村共同富裕道路上,白泥井镇将持续完善“党建统领 共富共享”协同推进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在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中凝心聚力,不断夯实共富基础,共同建设好幸福白泥井。